现在手机电池都卷到8000mAh了?背后真相绝了…
- 型号:LDX-K3050
- 输出电压:0-30V 输出电流:0-50A
- 来源:开云的网站是多少
- 发布时间:2025-08-10 06:13:54
- 曾几何时,手机电池容量仿佛陷入了瓶颈,3000mAh- 4000mAh 是市
曾几何时,手机电池容量仿佛陷入了瓶颈,3000mAh- 4000mAh 是市场主流,大家只能靠充电宝“续命”。可如今,6000mAh、7000mAh甚至8000mAh的大容量电池在手机市场频频现身,让人不禁疑惑:手机电池为何能越做越大?这背后藏着诸多因素,涉及技术革新、市场需求与竞争等多个维度。
手机常用的锂电池,其负极材料对电池容量影响巨大。长期以来,石墨作为锂电池负极的“主力军”,有着规整的结构,稳定且成本低。但其对锂离子的容纳能力有限,理论比容量仅约372mAh/g ,这极大限制了电池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的提升,进而束缚了电池容量的发展。
为克服这一难题,科学家研发出硅碳复合材料,把纳米硅颗粒与碳材料结合。碳材料的稳定性抑制了硅的体积膨胀,其导电网络还能提升整体电导率。虽说该技术早在20 世纪70 年代就通过可行性验证,但因需精确控制纳米结构,确保硅和碳均匀分布,研究进展缓慢。直到2023 年,稳定的硅碳负极材料才大量应用于消费级终端。自2023 年起,硅碳电极含硅量突破6%,有效解决传统石墨负极容量不够问题,为电池密度提升奠定基础。2025年,手机生产厂商采用硅含量提升至15% 的电池,进一步突破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上限,推动手机电池容量攀升。
即便正负极主材料不变,电芯密度每年也能提高约3%。别小看这看似不起眼的提升,多年积累下来效果非常明显。厂商通过优化电芯制造工艺和结构设计,让电芯内部空间得到更有效利用,在有限体积内实现更高能量存储。比如,部分厂商改进电极涂层工艺,使电极更薄且均匀,增加相同电芯体积内活性物质的装载量,提升电芯容量。
在电池封装技术方面,BMS(电池管理系统)的集成化设计是一大亮点。部分手机将BMS 直接与电芯封装在一起,不仅减少电池整体占用空间,还能让BMS 更好地发挥功能,提升电池性能和安全性。这种集成式设计缩短BMS 与电芯间信号传输路径,使BMS 能更快速、准确响应电池状态变化,及时作出调整管理策略,延长电池使用寿命。
如今,手机已成为人类生活的“百宝箱”,功能日益丰富。5G网络的普及,让数据传输速度大幅度的提高,但同时也带来更高的功耗。高刷新率屏幕为用户所带来流畅视觉体验,可屏幕每秒刷新次数增多,耗电量也随之增加。还有各种高清视频播放、大型手游运行等,都对手机电量提出严峻挑战。以玩热门手游《原神》为例,持续运行一小时,电量消耗可达20% -30%。用户对手机使用频率和时长持续不断的增加,对手机续航能力的要求自然水涨船高,大容量电池成为满足使用需求的关键。
在这个手机不离手的时代,电量不足带来的焦虑感如影随形。想象一下,外出旅行时手机电量告急,无法拍照记录美景、查询路线;工作时手机突然没电,错过重要电话和信息。为摆脱这种困扰,用户在选购手机时,越来越倾向于电池容量大、航时长的产品。市场调查与研究机构数据显示,超70%的消费者将续航能力列为购买手机的重要考量因素。手机生产厂商为吸引消费的人,满足市场需求,纷纷加大在电池容量提升方面的投入。
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,各厂商都在寻找差异化竞争优势。当CPU性能、拍照能力等方面逐渐趋于同质化时,电池续航成为新的竞争焦点。拥有大容量电池,意味着手机续航时间长,能让用户在不充电的情况下使用更久,这对消费的人具有极大吸引力。例如,某品牌推出搭载7000mAh 电池的手机,宣传续航时间比前代产品提升50%,一经推出便在市场上引起广泛关注,销量可观。其他厂商为不落下风,也纷纷跟进,加大电池容量,形成了一场激烈的“大电池” 竞赛。
以往,大容量电池虽能提升续航,但充电时间变长,这让不少用户望而却步。然而,快充技术的快速的提升改变了这一局面。如今,安卓用户早已用上100W 甚至120W 的超级快充。以配备120W 快充和7000mAh电池的手机为例,从电量耗尽到充满,仅需短短半小时左右。有了快充技术加持,即便电池容量一再提升,充电时间也不会明显变长,甚至有可能更短。这消除了用户对大容量电池充电慢的顾虑,让厂商在增大电池容量时没有了后顾之忧,逐步推动了手机电池向大容量方向发展。
LATEST NEWS
新闻中心
- 电力 - OFweek电子工程网2025-08-13
- 低压电器2025-08-13
- 福莱新材柔性传感器:驱动机器人技术革命的未来之星2025-08-13
- 华为WATCH 5及WATCH FIT 4Pro发布39999美元149美元起2025-08-13
- 上海劲兆互感器获得双熔管式GIS电压互感器专利提高设备的过电流和短路保护才能2025-08-13
- 大连榜首互感器集团PLM项目:重构研制基因迈入高端智造“数据驱动”年代2025-08-13
021-51095123
联系人:王先生
手 机:13761987446
邮 箱:xuxinpower@126.com
地 址:上海市嘉定区吴杨东路333号